關於醫家<毛祥麟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毛祥麟,字瑞文,號對山,清代上海縣人,為詩書畫三絕之才,兼精醫術。其生平雖鮮見於正史,然據《對山醫話》及《增注達生篇》等著作殘卷所載,可窺其融通文人雅趣與岐黃之道的獨特風貌。

醫術淵源與學術特色
毛氏醫理承襲明清溫補學派餘緒,尤重氣血調和與臟腑生剋。其《對山醫話》以札記體裁載錄臨證心得,多論及「肝脾同調」之法,主張「土疏木達」,針對江南濕熱地域常見之脘痞脅痛證,創製「解鬱和中湯」,取法李東垣升陽益胃之意,佐以香附、鬱金等疏肝解鬱之品,反映其融匯金元四大家之長的辨治思路。

婦科專著《增注達生篇》
該書在《達生篇》原論胎產調護基礎上,增補「逐月養胎方論」,援引《千金要方》逐月分經養胎理論,結合江南濕熱地理特質,改良古方。如將當歸芍藥散易茯苓為佩蘭,佐以黃芩、砂仁,既保胎元又化濕濁,體現其因地製宜的臨證智慧。書中特重「產前宜涼,產後宜溫」之說,對清代婦科溫病學派影響頗深。

文人醫學的典型代表
毛氏醫論常引詩文典故闡發醫理,如以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喻「脈候未顯而先證」的診斷預判思想。其繪事功底亦融入經絡考證,《對山醫話》載「任督二脈圖說」,首創以水墨渲染表現經氣流注,開中醫經絡可視化研究先河。這種醫藝互參的學術取向,深具明清江南儒醫群體「以藝載道」的典型特徵。

著作流傳與學術影響
雖其著述未見完帙行世,然清代《三三醫書》及《醫籍考》均錄其佚文。晚清孟河醫家費伯雄《醫醇賸義》多處徵引毛氏調肝諸法,日本丹波元堅《雜病廣要》亦採錄其產後調理方論,足見其學說跨越地域之影響力。近世考據發現,《申江醫萃》所收「對山診籍」殘卷,載有以「五行互藏」理論治療疑難目疾的獨特案例,更彰顯其理論創新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