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卯酉主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卯酉主金

在中醫運氣學說中,卯酉主金為六氣分主十二地支的重要理論之一。十二地支與六氣相配,形成「司天在泉」的運氣體系,用以推演氣候變化與人體疾病的關聯。其中,卯酉對應陽明燥金之氣,主司燥金之氣化,影響自然界與人體的生理病理表現。

卯酉與六氣配屬

根據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所載:「卯酉之上,陽明主之。」此處「陽明」即指陽明燥金,為六氣之一。六氣分主十二地支的配屬關係如下:

  • 子午:少陰君火
  • 丑未:太陰濕土
  • 寅申:少陽相火
  • 卯酉:陽明燥金
  • 辰戌:太陽寒水
  • 巳亥:厥陰風木

卯、酉年即為陽明燥金司天之年,其氣候特徵表現為乾燥、肅殺,萬物收斂,人體亦易受燥氣影響。

陽明燥金的特性

陽明燥金屬金氣,五行中金主收斂、肅降,與肺、大腸相應。其氣化特點為:

  1. 燥性乾澀:易傷津液,導致口鼻乾燥、皮膚皴揭、大便乾結等症。
  2. 肅降收斂:影響肺氣宣發與肅降,可能引發咳嗽、氣逆或便秘。
  3. 金剋木:過燥則易傷肝木,出現筋脈拘急、目乾澀等肝陰不足之象。

卯酉年的運氣影響

在卯酉年,陽明燥金司天,少陰君火在泉,形成「上燥下熱」的氣候格局:

  • 司天(上半年):陽明燥金主令,氣候偏涼燥,易見肺系疾病,如乾咳、咽乾、皮膚病。
  • 在泉(下半年):少陰君火主令,氣候偏熱,可能出現心火亢盛或熱傷陰津之證。

臨床應用

中醫在診治時,會參考運氣理論,針對卯酉年的燥金特性進行調理:

  • 潤燥養肺:多用麥冬、百合、杏仁等滋陰潤燥之品。
  • 調和肝肺:因金氣過盛易剋木,需兼顧疏肝養血,如白芍、當歸。
  • 清熱保津:下半年君火在泉,可適配玄參、生地等清熱生津藥材。

此理論不僅用於預測疾病趨勢,亦指導養生與用藥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