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瞀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瞀昧

瞀昧(也稱為瞀眛、瞀眛昧昧)是指精神錯亂、昏蒙迷惑的狀態。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中指出:「少陽所至為驚躁、瞀昧、暴病。」少陽是指人體的一個經絡系統,與精神情緒活動密切相關。當少陽經絡出現問題時,會導致精神不振、情緒不穩,甚至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。

瞀昧的主要症狀包括頭暈目眩、眼前發黑、視物不清、耳鳴耳聾、四肢麻木、肌肉僵硬、言語不利、思維遲鈍、記憶力下降等。嚴重情況下,還可能出現抽搐、昏迷等症狀。

瞀昧的病因有很多,包括外感風邪、內傷痰濕、肝鬱氣滯、腎精不足等。外感風邪侵襲人體,會造成少陽經絡堵塞,引發瞀昧症狀。內傷痰濕阻塞經絡也可能導致瞀昧。肝鬱氣滯會導致氣血不通暢,出現頭暈目眩、精神不振等症狀。腎精不足則會導致精氣虧損,出現瞀昧、健忘等症狀。

瞀昧的治療方法需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辨證施治。外感風邪引起的瞀昧可以使用辛溫解表、宣肺散寒的藥物進行治療。內傷痰濕引起的瞀昧可以使用化痰祛濕、健脾益氣的藥物進行治療。肝鬱氣滯引起的瞀昧可以使用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的藥物進行治療。腎精不足引起的瞀昧可以使用補腎益精、填精補髓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
瞀昧的預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  • 適度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•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疾病並及早治療。

瞀昧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