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眉頭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眉頭之中醫釋義
一、解剖定位
眉頭,指眉毛之內側端,即兩眉起點處,於面部解剖位置屬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區域。此處皮下肌肉為「皺眉肌」,主司眉頭聚攏之動作,與情緒表達密切相關。
二、經穴關聯——攢竹穴
中醫視眉頭為重要腧穴「攢竹穴」之所在,屬足太陽膀胱經。《素問·骨空論》載:「從風憎風,刺眉頭。」王冰注明確指出此即攢竹穴。其定位如下:
- 位置:眉頭凹陷中,當眶上切跡處。
- 取穴法:正坐或仰臥,沿眉毛內側端向上輕推,觸及骨性凹陷即為本穴。
三、經絡與氣血運行
攢竹穴為膀胱經氣血所注,與頭面五官功能相連。膀胱經起於目內眥(睛明穴),上行額部,故眉頭區域異常(如疼痛、緊繃)常反映膀胱經氣血失調,或外邪(如風寒)侵襲經絡。
四、臨床應用
- 主治病證
- 頭面疾患:前頭痛、眉棱骨痛、目赤腫痛、眼瞼瞤動。
- 神志病:失眠、癲癇。
- 外感表證:風寒頭痛、鼻塞。
- 刺灸療法
- 針刺:平刺0.3~0.5寸,局部酸脹感可擴散至目眶。
- 艾灸:少用,必要時以溫和灸3~5分鐘。
- 配伍應用
- 配風池、合谷,治外感頭痛;
- 配睛明、太陽,治目疾。
五、中醫理論延伸
眉頭狀態可為診察之參照:
- 色澤:青暗多主肝鬱氣滯;紅赤或屬心火上炎。
- 形態:長期緊皺提示情志不舒,氣機鬱結,與肝膽功能相關。
此區域之診療,體現中醫「司外揣內」之思維,結合經絡辨證與局部診察,臨床須整體論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