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悶腸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悶腸生

悶腸生,又稱悶氣生,是指新生兒出生後,因氣機不通,腸胃積滯,不能啼哭的一種病證。多因產程過長、胎兒在宮內缺氧或產後護理不當等引起。臨床表現包括面色蒼白、脣青紫、四肢冰冷、呼吸微弱、心跳緩慢、不能啼哭或啼哭聲微弱、舌質淡白、苔薄白、脈細弱。

治療以理氣通腸為主,可以使用香附、木香、枳實、厚朴、陳皮等中藥,水煎服。若伴有腹脹,可以加用大腹皮、白朮、茯苓等藥物;若伴有嘔吐,可以加用半夏、竹茹、生薑等藥物;若伴有便祕,可以加用大黃、芒硝等藥物。

此外,還應注意做好產後護理,保持新生兒的皮膚清潔,避免受寒受涼,並給予新生兒適當的按摩,以促進腸胃蠕動,幫助排氣排便。

悶腸生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新生兒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呼吸、循環衰竭等嚴重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新生兒有悶腸生症狀時,應及早帶其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