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夢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夢生

夢生,清代著名醫家,生於靖江(今屬江蘇),活躍於18世紀,與葉天士、何澹庵並列為當時醫林翹楚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外科瘡瘍治療,並通曉內科雜症,臨證手法獨特,融合外科手術與內科調理,展現中醫「外治內調」的整體觀。

醫術特色

  1. 外科膿瘍處理
    夢生對瘡瘍膿毒之症見解獨到。曾治一足痛患者,久治不癒,其斷定膿液積於骨間,遂先以麻醉藥緩解疼痛,再切開皮肉,於骨上鑽孔,插入麥稈引流膿液,繼以外敷藥解毒生肌。此法結合「切開排膿」與「藥導外治」,體現中醫外科「祛腐生新」之理,與《外科正宗》「膿成決以刀針」之論相合。
  2. 情志療法與目疾調治
    夢生亦善用情志療法,如治心火上攻所致目疾,不囿於清熱瀉火常法,反以意念轉移引導患者調神定志,使火降而目明。此術契合中醫「五志相勝」理論,即《黃帝內經》「怒傷肝,悲勝怒」等情志相剋之理,透過調神以平臟腑之偏。
  3. 外科器械與圖譜著述
    夢生曾撰《刀圭圖式》,詳載外科器械形制與操作法,雖已散佚,然從其弟子羊敬安承襲之術可推測,其內容或包含瘍科刀具、引流工具等圖解,反映清代外科技術之精細化。此類圖譜在當時極具實用價值,與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》之器械篇互為參照。

學術傳承

弟子羊敬安得其真傳,繼承其外科心法,亦成一方名醫,可見夢生之術不僅重臨證實效,更注重師徒授受,維繫醫術薪傳。

夢生之成就,彰顯中醫外科「手技與藥治並重」之傳統,其融通內外、靈活施治的風格,為清代瘍科發展增添重要一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