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夢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夢遺

病證名,指於睡夢中遺精之證候,首見於《普濟本事方》卷三。又稱夢失精夢洩精夢洩,屬遺精之一類,與無夢而遺之「滑精」有別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夢遺多因情志內傷臟腑功能失調所致,主要與心、肝、腎三臟相關:

  1. 君相火動
    • 《類證治裁》云:「心為君火,肝腎為相火。君火一動,相火隨之,而夢洩焉。」
    • 若長期思慮過度或情慾不遂,可致心火亢盛,下擾腎精;或肝鬱化火,相火妄動,迫精外泄。
  2. 腎陰虧虛
    • 腎主封藏,若素體陰虛,或房勞過度,致腎陰不足,虛火內擾精室,發為夢遺。
  3. 濕熱下注
    • 過食肥甘厚味,釀生濕熱,或外感濕邪,下注於精室,擾動精關而遺。

辨證論治

根據病機不同,治法各異,常用方藥如下:

  1. 心腎不交證

    • 表現:夢遺頻繁,伴心悸失眠、口乾舌燥、小便短赤。
    • 治法:清心滋腎,交通心腎。
    • 方藥黃連清心飲天王補心丹,或知柏地黃丸(滋陰降火)。
  2. 相火妄動證

    • 表現:夢遺多見色慾之夢,兼見煩躁易怒、脅痛口苦。
    • 治法:清瀉肝火。
    • 方藥龍膽瀉肝湯(濕熱盛者)或丹梔逍遙散(肝鬱化火)。
  3. 濕熱下注證

    • 表現:遺精黏稠,陰囊潮濕,尿赤澀痛。
    • 治法:清利濕熱。
    • 方藥秘精丸大分清飲(濕熱偏重者)。
  4. 腎氣不固證

    • 表現:夢遺日久,腰膝酸軟,眩暈耳鳴。
    • 治法:補腎固精。
    • 方藥金鎖固精丸水陸二仙丹

古籍參考

  • 《醫宗必讀》強調:「夢遺之證,多起於心腎不交。」
  • 《景岳全書》分虛實論治,謂「有夢為心病,無夢為腎病」,實者宜清,虛者宜補。

夢遺一證,須辨明虛實寒熱,對證施治,不可一概以補澀為法,尤忌見火即清,見虛即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