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米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米瘕,病證名。因嗜食生米所致的瘕證。見《醫說》卷五。《雜病源流犀燭.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》:「好吃生米成瘕,不得米則吐清水,得米即止,米不消化,久亦斃人,宜雞屎米煎。」與《諸病源候論》記載的米症略同,參見該條。

米瘕,又稱米症,是一種因嗜食生米所致的瘕證。患者常常會出現食欲不振、腹脹、腹痛、嘔吐等症狀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死亡。

米瘕的病因主要是由於患者長期食用生米,導致米粒中的澱粉無法被充分消化,從而形成瘕塊。瘕塊會阻塞腸道,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,並引起腹脹、腹痛等症狀。

米瘕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以清熱解毒、消食化積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雞屎米、山楂、麥芽等。此外,患者還需要戒除生米,並改為食用熟米。

米瘕的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,不要過量食用生米。另外,患者還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避免感染腸道疾病

米瘕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因此,患者在出現相關症狀時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