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瘈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產後瘈瘲是一種由於產後失血過多和陰血不足,無法滋養筋脈而引起的病證。主要表現為筋脈的拘急或弛緩,四肢僵硬或無力,活動不自如,還有可能出現頭痛、眩暈、耳鳴、視力模糊、胸悶、心悸、氣短、倦怠、小便不利、大便溏薄、舌淡、苔薄、脈細弱等症狀。

產後瘈瘲的病因主要有:

  1. 產後失血過多:產後出血過多會導致陰血不足,無法滋養筋脈,從而引起拘急或弛緩。
  2. 產後氣血虧虛:產後氣血虧虛也無法滋養筋脈,同樣會引起拘急或弛緩。
  3. 產後受寒:產後容易感受寒冷,這會使氣血凝滯,進而引起拘急或弛緩。
  4. 產後情志不遂:產後情緒波動或壓力過大,會導致氣血鬱結,進而引起拘急或弛緩。

治療產後瘈瘲主要以補氣養血、舒筋活絡為主。常用方劑有人參養榮湯、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等。

預防產後瘈瘲的方法包括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調理,多攝取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。
  4. 情緒調養,保持心情舒暢。

產後瘈瘲是一種常見的產後疾病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對產婦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影響。因此,產婦在產後應注意保健,避免產後瘈瘲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