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眯目飛揚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眯目飛揚證
病證名,屬外障眼病範疇,指異物侵入目睛,未及時清除,導致風熱邪毒鬱滯,氣血凝結,日久形成障翳之證。此病名首見於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,其描述因風沙塵埃等外物入眼後,患者頻頻揉拭,反致邪毒內蘊,氣滯血瘀,終成翳障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行路間驟遇風沙飛揚,異物入目,損傷白睛、黑睛表層。若未能及時處理,或揉擦過度,則引動局部氣血失和,經絡阻滯。風熱與瘀血相搏,結於眼絡,輕者見赤脈纏繞,重者化熱成毒,灼傷目絡,致使淚液外溢,澀痛難睜,日久則翳膜漸生,遮蔽瞳神。
臨床表現
初起自覺目睛澀濕刺痛,白睛紅赤,赤脈隱現,淚出羞明;繼則異物感加劇,拭之不去,眼瞼腫脹,視物昏朦。若遷延失治,黑睛表面可出現點狀或片狀混濁,甚則凝結成翳,影響視力。
證候分型
- 風熱壅滯型:驟發目赤澀痛,異物感明顯,淚多黏稠,舌紅苔薄黃,脈浮數。
- 氣血瘀結型:目睛刺痛固定,赤脈密布,翳障初成,舌暗或有瘀點,脈弦澀。
治法與方藥
- 初起風熱證:治宜疏風清熱、退翳明目,方用《銀翹散》加減,酌加穀精草、木賊草以助退翳。
- 氣血瘀結證:治宜活血散瘀、消翳通絡,方選《桃紅四物湯》合《撥雲退翳丸》,佐以蟬蛻、密蒙花等清肝明目之品。
相關名詞辨析
本病與「物偶入睛」相關,然彼為異物初傷之急性期,此則側重異物留存後引發之慢性翳障,二者病機深淺有別。古籍亦提及「輪上一顆如赤豆證」(《目經大成》),皆屬外障實證,然病因各異,臨床須詳辨。
(按:本文所述治法方藥,需依患者體質及證候加減,此處僅列經典範疇供參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