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面赤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面赤的中醫解釋及治療方法

面赤是指面部發紅的症狀,屬於中醫的色診範疇之一。根據中醫理論,面赤常與心火過旺有關。心火過旺會使血液循環加快,進而導致面部發紅。除了心火過旺外,面赤還可能是熱病、心血管疾病或肝火旺盛等引起的。

面赤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:面部紅腫、口乾舌燥、心煩意亂、失眠多夢、尿黃便祕等症狀。若伴隨胸悶、心悸、氣短等症狀,則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;若伴隨頭痛、頭暈、耳鳴等症狀,則可能與肝火旺盛有關。

中醫治療面赤常採用清熱解毒和涼血降火的方法。常用的中藥包括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等。如果面赤是由熱病引起的,可以選擇使用白虎湯、三黃湯等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治療。若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面赤,可以選用丹參、川芎、赤芍等能夠活血化瘀的中藥治療。而若是肝火旺盛引起的面赤,可以選用龍膽草、黃芩、柴胡等中藥以清肝瀉火。

面赤是常見的症狀,一旦出現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,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