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面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面瘡,病名。即面發毒。出《瘍科選粹》卷三。詳面發毒條。
面瘡,即面部生瘡。面部為陽明經所過,陽明經主肌肉,故面部生瘡多與陽明經有關。面瘡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風熱、內傷脾胃、肝膽火旺等。外感風熱,可導致風熱之邪侵襲面部,阻遏經絡,鬱而化熱,形成面瘡。內傷脾胃,可導致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濕熱內生,上蒸於面,形成面瘡。肝膽火旺,可導致肝膽火盛,灼傷肌膚,形成面瘡。
面瘡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面部紅腫、疼痛、化膿、流黃水等。治療上,可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。外感風熱者,可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之法治療。內傷脾胃者,可用四君子湯、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益氣、和胃化濕之法治療。肝膽火旺者,可用龍膽瀉肝湯、大柴胡湯等清肝瀉火、疏肝理氣之法治療。
面瘡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,勤換洗衣物,保持皮膚清潔。
- 避免接觸不潔物品,防止外感風熱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,以免肝火旺盛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面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一旦發現面部有異常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