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面黑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面黑子,又名黑痣。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九:「面及體生黑點為黑痣、亦雲黑子。」本病由風邪搏於血氣,變化所生;或孫絡之血,滯於衛分,陽氣束結而成;或腎中濁氣混濁於陽,陽氣收束所致。其治以外治為主,如水晶膏、除痣膏。亦可服六味地黃丸或大黃(庶蟲)蟲丸。目前以手術切除者多。
面黑子是一種皮膚病,主要表現為面部或體表出現黑色斑點。其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,但多認為與風邪搏於血氣、孫絡之血滯於衛分、腎中濁氣混濁於陽等因素有關。臨床上以外治為主,可用水晶膏、除痣膏等外用藥物治療,亦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大黃(庶蟲)蟲丸等中藥內服治療。目前以手術切除者多。
面黑子多發於青少年,好發於面部、頸部、胸背部等部位。皮損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的黑色斑點,直徑多在1~2毫米,表面光滑,質地柔軟,無自覺症狀。部分患者可伴有瘙癢、疼痛等症狀。
面黑子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必要時可行皮膚活檢以明確診斷。
面黑子的治療以外治為主,可用水晶膏、除痣膏等外用藥物治療,亦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大黃(庶蟲)蟲丸等中藥內服治療。目前以手術切除者多。
面黑子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外傷。
-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,如煤油、汽油等。
- 注意飲食營養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如果您有面黑子的症狀,請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