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面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面青,中醫名詞。系一種色診。青為風之色,屬肝。多主驚、主風、主寒、主痛。青而脫色,為驚恐;青而黑色,為寒痛;青而淡白,為虛風;青而帶赤,為肝火;青赤晦滯,為鬱火;青而帶紫,為鬱血,缺氧,中毒。青色多屬凶險之色,忌單見,鼻部更忌。小兒驚風,成人痙厥,每有青色出現,是為先兆。婦女痛經也可見青色。青色而光澤明潤為有胃氣,枯槁晦滯多屬危重證候。《素問.脈要精微論》:「青欲如蒼譬之澤,不欲如藍。」
面青,是指面部皮膚呈現青色。青色是一種寒冷、陰暗、恐懼的顏色,在中醫中,它被認為是肝氣鬱結、風邪入侵的表現。面青的人,往往會出現頭痛、頭暈、胸悶、心悸、失眠、多夢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等症狀。如果面青的症狀比較嚴重,還可能會出現抽搐、昏迷等危險情況。
面青的治療,首先要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。如果是肝氣鬱結引起的,可以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等中藥進行治療。如果是風邪入侵引起的,可以用葛根湯、白虎湯等中藥進行治療。在治療的同時,還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一些具有疏肝解郁、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,比如山藥、蓮子、百合、茯苓、白扁豆等。
面青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症狀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面青的症狀,一定要及时就醫,以免耽误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