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明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明光
明光為經穴別名,首見於《針灸甲乙經》,乃足太陽膀胱經之要穴,亦稱「攢竹」。其定位於眉頭凹陷處,當眶上切跡之際,與睛明穴相鄰,為頭面部重要腧穴之一。
經絡歸屬與定位
明光屬足太陽膀胱經,位於眉內側端,當眉頭凹陷處。《針灸甲乙經》載其「在眉頭陷者中」,後世醫家多從此說。此穴與睛明、絲竹空等穴相鄰,共司目疾調理。
功能主治
明光(攢竹)主調目赤腫痛、迎風流淚、眼瞼瞤動、眉棱骨痛等頭目疾患。《針灸大成》謂其能「治目視䀮䀮,風頭痛,眉棱骨痛」,蓋因足太陽經循行於頭面,此穴可疏調經氣,清泄頭目風熱。臨床亦用於緩解呃逆、癲狂等症,乃因膀胱經絡腎,與心神相關,刺之可調和氣機。
刺灸方法
古法多針刺,沿皮橫刺0.3~0.5寸,或三棱針點刺出血。然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》載「不宜灸」,後世多遵此訓,以針為主,慎用灸法,免傷眼目。
穴名考釋
「明光」之名,喻其能明目開光,與「攢竹」之義相通。《醫經理解》釋「攢竹」為「眉毛叢立,如竹攢聚」,而「明光」更強調其調理目疾之功,二者異名而同源。
配伍應用
配睛明治目赤腫痛;配風池、合谷疏風清熱;配後溪、申脈調太陽經氣,療癲癇。此穴亦為眼針療法常用之穴,與瞳子髎、四白等共成明目之方。
明光一穴,匯經絡、診療、命名之要,足見中醫腧穴學理法精微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