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莫伯虛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莫伯虛,字致道,宋代吳興(今浙江吳興)人,官至刑部郎中。其人不僅為仕宦之輩,更通曉醫理,於中醫典籍之整理與方劑匯編頗有貢獻。
醫學著述與刊刻
莫伯虛曾主持刊刻《博濟方》,此書原為北宋醫家王袞所撰,收錄諸多臨床驗方,涉及內、外、婦、兒諸科,尤重實用。莫氏不僅重刊此書,更將家藏經驗方彙編成《莫氏方》,附於《博濟方》之後。此舉既保存了宋代民間醫方,亦體現其對醫藥傳承之重視。惜二書後世散佚,僅見於文獻著錄,如《宋史·藝文志》等。
學術背景與中醫特色
宋代醫學注重方劑整理與臨床實效,莫伯虛之工作正契合此風潮。其家藏方或包含當時江南地區之診療經驗,可能涉及濕熱病證、脾胃調理等地域多發病症,反映宋人「辨證施治」之思維。此外,宋代官方與私家皆熱衷醫書編纂,如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即為官修,莫氏私刻醫書,亦屬此傳統之延續。
歷史定位
莫伯虛雖非專職醫家,然其刊醫書、集驗方,於醫學文獻之保存與流布有功。宋代士人通醫者眾,如沈括、蘇軾等皆涉醫理,莫氏亦屬此類「儒醫」傳統,展現當時「醫儒互通」之文化風貌。其《莫氏方》雖佚,然透過史料記載,仍可窺見其對中醫方劑學之貢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