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閉不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目閉不開
病證名,首見於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。此證多因胞瞼受邪所致,臨床表現為眼瞼難以睜開,或自覺沉重不適,甚則完全閉合不開。中醫認為,目閉不開與經絡、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,尤其與足太陽膀胱經、足陽明胃經及肝腎功能關係密切。
病因病機
- 熱邪傷筋
《張氏醫通》指出:「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,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,熱則筋縱目不開。」熱邪侵襲經筋,導致筋脈弛縱,眼瞼開合失常。此類證候多見於外感熱病或肝膽火旺者,治宜清熱和血,方用助陽和血湯。 - 濕熱阻遏
濕熱之邪上壅胞瞼,使眼瞼氣機不暢,常見眼胞微腫、沉重難開,治宜升陽除濕防風湯,以化濕清熱、升發陽氣。 - 真陽不足
陽氣虛弱,不能上榮於目,患者多喜暖畏寒,畏光閉目,此類證候宜溫補中氣,方用補中益氣湯,以助陽氣升發。 - 肝虛血虧
肝藏血,開竅於目,若肝血不足,則目失所養,患者常閉目不欲視物,甚則畏光羞明,治宜補肝益腎,方用金匱腎氣丸,以滋養肝腎精血。 - 初生兒目閉不開
多因胎毒穢濁之氣浸漬胞瞼,或產時穢液入眼,導致眼瞼黏閉不開。可用真熊膽和人乳加水蒸汁外擦眼瞼,內服地黃散以涼血解毒。
辨證論治
中醫治療目閉不開,需辨明虛實寒熱:
- 實證:多因熱邪、濕熱所致,治宜清熱祛濕、疏經活絡。
- 虛證:多因陽虛、肝血不足,治宜溫陽益氣、滋養肝腎。
此證涉及多條經絡及臟腑功能,臨床需結合全身症狀綜合辨治,方能奏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