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赤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目赤,俗稱“火眼”、“紅眼”。是指雙眼(或一眼)白睛紅赤而言。
常見證候
- 外感風熱目赤:相當於“暴風客熱”範疇。臨床表現為白睛暴赤,熱淚如湯,羞明隱澀。兼見惡寒發熱,頭痛鼻塞,舌苔薄白,脈浮數。
- 天行時邪目赤:相當於“天行赤眼”。臨床表現為白睛紅赤灼熱,眵多粘結,怕日羞明,眼澀難睜。或先患一眼而累及兩眼,或兩眼齊發。傳染性強,常一家之內,一里之中,老幼相傳,同時發病。
- 邪熱伏絡目赤:屬“赤絲虯脈”範疇。表現為白睛淡紅,表面有赤脈縱橫,虯蟠旋曲,絲脈粗細稀密不等,久而不癒。兼見羞明流淚,或微癢微痛,視物容易疲勞,午後更甚。
- 酒毒內蘊目赤:相當於“白睛黃赤”證。常發於嗜酒者。表現為白睛漸漸黃赤,眼澀乾癢,兼見濕熱內蘊之症,舌苔黃膩,脈象濡數。
- 肝膽火盛目赤:表現為白睛紅赤熱痛,甚則赤脈縱橫,熱淚多眵,兩目發脹。兼見惡熱頭痛(以巔頂與雙側太陽穴為甚),口苦咽乾,脇肋脹痛,尿赤或便結,舌紅,脈弦數。
- 肝腎陰虛目赤:常發於久病體弱之人。表現為白睛淡紅,病勢緩慢,時作時止,常一年數發。兼見腰膝痠軟,五心煩熱,潮熱盜汗,脈細數。
鑒別分析
- 外感風熱目赤與天行時邪目赤:兩者都是外感邪氣引起的目赤,但在病因、病機、病症、病勢等方面有差異。外感風熱目赤主要是感受風熱之邪而發作,一般偏向風盛。天行時邪目赤則是因感受時氣之毒而發作,多偏向熱盛。兩者傳染性也不同,前者不會形成流行。治療上,外感風熱目赤可用疏風清熱的方法,如荊防湯或羌活勝風湯。天行時邪目赤則以疏風泄熱解毒為治療方針,可使用驅風散熱飲子。
- 邪熱伏絡目赤與酒毒內蘊目赤:兩者都是病情發展緩慢且目赤程度較輕的症狀。邪熱伏絡目赤多因身體內的熱邪滯留引起,往往持續較久。酒毒內蘊目赤則常發生在嗜酒者身上,與酒精所產生的毒素有關。治療上,邪熱伏絡目赤可用清熱解毒的方法,而酒毒內蘊目赤則需要同時針對濕熱內蘊進行治療。
以上是對目赤常見證候的簡單介紹和鑒別分析。需要提醒的是,以上證候雖然都有目赤的症狀,但主要是由其它眼病所致,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