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偏視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目偏視,是指雙眼平視前方,一眼或雙眼偏斜於一側,甚者黑睛為該側眼眶半掩,或全部掩沒,外觀只顯白睛而言。本證始見於《諸病源候論》,後世醫書尚有"目偏視風引","風引喎斜","偏視"等名稱。由於目睛偏斜的程度、方向不同,並可引起複視,故有的文獻合並在"視一為二","神珠將反"、"瞳神反背"、"雙目通睛"、"墜睛"、"天旋"、"目仰視"等症中闡述。至於因腫物引起目偏視者,不屬本篇討論範疇。
常見證候
風邪中絡目偏視:目睛不紅不腫,目偏視,或患眼瞼胞下垂,眼睫無力,眼球運動受阻,視一為二。多發單眼。伴眼角、口角喎斜,每於晨起或午睡後發覺。兼見惡風、自汗、頭痛、目眩、舌苔薄白、脈浮緩。
痰濕阻絡目偏視:驟起目偏視向內或向外,多發單眼,患眼瞼胞下垂,睛珠運動受阻,或視一為二。平素常感胸悶不舒,眩暈惡心嘔吐,神疲倦怠,納差便溏。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
風熱上攻目偏視:雙目偏視或仰視,發熱頭痛,甚至神昏抽搐,角弓反張。舌紅苔黃,脈細數或弦數。
肝風內動目偏視:單眼或雙眼偏視,目睛斜向內或向外。兼見目赤頭痛,眩暈足軟,口苦,易怒,手足麻木,筋肉瞤動,舌紅,脈弦數。
瘀血阻滯目偏視:眼瞼、眶部或頭部外傷後,傷目黑睛偏斜向內或向外。小兒則多兼見心神不寧,夜夢啼哭,睡眠驚惕,指紋青紫,脈弦等。
稟賦不足目偏視:多為先天性,單眼或雙眼偏視,患兒常伴發育遲緩,步遲齒遲,智力較差。或由於眼球發育異常,視功能不全,日久而致偏視。亦有嬰兒體弱,長期側臥斜視,筋脈凝定,形成目偏視。
偏癈性目偏視:單眼黑睛向外偏視,多兼內、外障眼疾,視力極差,長期癈用,以致眼帶筋脈弛緩,病目向外偏視。
鑒別分析
風邪中絡目偏視與肝風內動目偏視:一為外風,一為內風,外風或內風上擾於目,眼帶筋脈偏緩以致目偏視。外風入中絡脈,風屬陽邪,病偏於表,常兼見自汗、微惡風寒,脈浮而緩等表虛中風之象,療效較速而佳。治宜祛風通絡,方用羌活勝風湯合牽正散加減。內風擾動筋脈,損及眼帶,屬肝腎陰虧,陰不制陽,病偏於裡,常兼見眩暈足軟,手足麻木,筋肉瞤動,脈弦而數等肝陽化風之象,當須緩圖。治宜育陰潛陽,平肝熄風,方用羚羊鉤藤湯或平肝熄風降壓方,如潮熱而目赤心煩,可用補肝散;伴有半身不遂,後期可用補陽還五湯。
風熱上攻目偏視與肝風內動目偏視:二者症狀頗似,但病因病機不同,兼證及治法各異。風熱上攻目偏視為風熱之邪上攻目頭,損傷眼帶筋膜,屬實熱之證,常見於小兒高熱,神昏,驚厥之後,這與肝腎陰虧,陽升風動的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