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目澀,證名。眼乾燥滯澀或似異物入目般澀痛不適,稱目澀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二十八認為:「目,肝之外候也。臟腑之精華,宗脈之所聚,上液之道,若悲哀內動腑臟,則液道開而泣下,其液竭者,則目澀。又風邪內乘其腑臟,外傳於液道,亦令泣下而數欠,泣竭則目澀。若腑臟勞熱,熱氣乘於肝,而沖發於目,則目熱而澀也,甚則赤痛。」
總之,本病其因有三,一為悲哀哭泣,液竭則目澀,亦有勞瞻視竭,過虛多思,有傷神水而致者,多為肝腎陰虛不足之證。二為風邪內乘其腑臟,外傳於液道,令淚下液竭而目澀。風在五行為木,在臟為肝,在竅為目,本乎一氣。久風必鬱,鬱則生火,火性炎上,致目失潤澤而發乾澀。三為腑臟有熱,熱氣乘於肝,上沖於目,則目熱而澀。臨床應詳審病因,辨證施治。參見目乾澀、目沙澀條。
目澀
目澀,又稱目乾澀,是一種眼睛乾燥、發澀的症狀,常伴有異物感、疼痛等不適。中醫認為,目澀多由肝腎陰虛、風熱內侵、痰濕阻滯等原因引起。
肝腎陰虛
肝腎陰虛是目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肝主藏血,腎主藏精,肝腎陰虛會導致肝血不足、腎精虧虛,從而影響眼睛的濡養,導致眼睛乾澀、發癢、疼痛等症狀。
風熱內侵
風熱內侵也是引起目澀的原因之一。風熱之邪侵襲眼睛,會導致眼睛充血、發炎、疼痛,甚至出現視力下降等症狀。
痰濕阻滯
痰濕阻滯也是引起目澀的原因之一。痰濕之邪阻滯在眼睛,會導致眼睛發炎、疼痛,甚至出現視力下降等症狀。
目澀的治療
目澀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。如果是肝腎陰虛引起的目澀,可以服用滋陰補腎的中藥,如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等。如果是風熱內侵引起的目澀,可以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,如牛黃清心丸、羚羊角丸等。如果是痰濕阻滯引起的目澀,可以服用化痰祛濕的中藥,如悲哀、三子養親湯等。
目澀的預防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熬夜、過度勞累。
- 注意飲食,多吃新鮮蔬果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- 保持眼睛清潔,勤洗手,避免用不乾淨的手揉眼睛。
-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