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目血,病證名。見《目經大成》卷二。即目衄。詳該條。

《目經大成》卷二:“目血,目衄也。目衄者,目中出血也。其因有二:一者,風熱上攻,血隨氣上,而出於目也;二者,肝火上炎,血隨火上,而出於目也。其治有二:一者,清風熱,降火氣,以止其出血也;二者,養肝血,平肝火,以止其出血也。”

目血,又稱目衄,是指從眼中流出的血液。其病因主要有兩種:一是風熱上攻,導致血液隨氣上行而從眼中流出;二是肝火上炎,導致血液隨火上行而從眼中流出。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:一是清除風熱,降伏肝火,以止血;二是滋養肝血,平息肝火,以止血。

目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眼部疼痛、眼紅腫脹、流血不止等。嚴重者可導致失明。

目血的治療應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。風熱上攻者,可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的中藥治療;肝火上炎者,可用龍膽瀉肝湯、丹參飲等清肝瀉火、平肝潛陽的中藥治療。

目血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、熬夜、情緒激動等。
  2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  3. 加強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如果出現眼部疼痛、眼紅腫脹、流血不止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