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癢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目癢,是指瞼邊、眥內、甚則癢連晴珠,癢極難忍為主證,但睛珠完好,視力也正常而得名。臨床上由於風、火、濕熱、血虛以及邪退正復,氣血得行均可引起目癢。輕者癢處不定,重則癢若蟲行,或癢極難忍。《普濟方.眼目門》說:"夫肝經虛,風邪乘之,則目癢。"《審視瑤函.目癢》說:"癢者有因風、因火、因血虛者。"另外若偶然發癢,癢輕不甚者則不屬病態。若因"瞼生椒粟"、"眼眩赤爛"等而發癢者,則不屬本文討論範圍。

常見證候

風熱目癢:自覺雙眼奇癢,癢極難忍,或癢若蟲行,有灼熱感,微有畏光流淚,眼眵呈粘絲狀但不多。或胞瞼內有似椒粟高低疙瘩。或見黑白睛間抱輪灰黃微隆呈膠出樣,以青少年在春季發病為多,脈浮數,舌苔薄白。

風寒目癢:症見雙目發癢,遇風加劇,流淚眵稀,病人眼睛端好,內外均無翳障,視力正常,惟睛珠癢甚連接眉稜骨處痠楚不適,兼見惡寒鼻塞等症。脈浮弦,舌苔薄白。

火盛目癢:自覺雙眼灼熱奇癢,白睛發紅,淚熱眵稠,口乾口苦,尿黃便結,脈數,舌紅苔黃。

血虛目癢:雙目發癢,癢作輕緩,揉拭則止,止後又癢,雙眼乾澀不適,面色少華,舌淡,脈弦細。

鑒別分析

風熱目癢與風寒目癢:風熱目癢是因邪客肝膽經脈,循經上犯目竅所致。辨證以雙目奇癢灼熱,畏光流淚,多發於青少年,每逢春夏病勢加劇為其特點。治宜疏風清熱,祛邪止癢,方選驅風一字散。風寒目癢,其特點是雙目發癢,遇冷風加劇,流淚眵稀,以驅散風寒為治,方選人參羌活湯去枳殼、天麻、加川芎、川烏。外可用薑粉和白蜜點之(《張氏醫通.目癢》)

火盛目癢與血虛目癢:火盛目癢是臟腑熱盛,火熱上炎,擾及雙目所致。以目癢灼熱,白睛發紅,熱淚眵稠為特徵,兼見口乾口苦,尿黃便結等內熱熾盛之證。治以降火泄熱,方選涼膈散加地膚子。血虛生風,雙目發癢,以時癢時止,或揉拭則止,止後又癢,反復發作為其特點。火盛目癢為實,血虛目癢為虛,宜養血活血,熄風止癢,方選四物湯加防風、白芷、全蠍、川烏。

此外目癢一症,除按上述分證之外,還可根據其程度與性質,對多種眼病的診斷、預後有很大參考價值。如眼無病而癢,是眼病之前兆症狀;有經治療後,症狀漸減而目癢,是邪退正復,氣血得行,眼病將癒之徵。這些都宜臨證時仔細鑒別。

【文獻別錄】

《銀海精微.癢極難忍》:"癢極難忍者,肝經受熱,膽因虛熱,風邪攻充,肝含熱極,肝受風之燥動,木搖風動,其癢發焉。故諸癢屬虛,虛則癢,諸痛屬實,實則痛。"又曰:"眼迎風發癢者何也?答肝肺二經受風邪也。"《異授眼科.眼有七十二症醫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