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癢若蟲行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目癢若蟲行症

病證名,見於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。此症特徵為眼部奇癢難忍,狀如蟲行於內,非尋常微癢可比。其病因複雜,須審視目睛有無形證變化,以斷病勢進退。無論眼障存否,皆可發作,然病機各異,治法亦殊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風邪客目:風性善動,侵襲目絡,致氣血不和,發為癢症,多兼見目赤、畏光。
  2. 血虛氣動:肝血不足,目失濡養,虛風內生,癢作如蟲行,常見於久病體弱者。
  3. 虛火入絡:陰虛火旺,邪火循經上擾目竅,灼傷絡脈,癢極而燥,多伴乾澀、視昏。
  4. 邪退正復:治療後氣血漸通,脈絡得暢,此時作癢為病癒之兆,與病進之癢有別。

病候輕重

  • 若久病未治而癢反覆發作,每癢一次則病勢加重一層。
  • 治療後出現癢感,多為邪退之象,病癒較速。
  • 癢極頻作,兼目眶低陷者,屬氣血衰敗,預後不良;若癢甚至目珠脫出,為危候。
  • 癢而淚多者,多屬血虛兼火,虛中夾實。

辨證要點
《證治準繩》強調:「痛屬實,癢屬虛。」縱有火象,亦多因虛致邪火乘襲,非本體陽亢。故治當以養血熄風、調和氣血為本,佐以祛邪。具體治法可參見「目癢」條,依證選方,如風盛者疏風止癢,血虛者滋養肝血,虛火者滋陰降火。

此症雖以「虛」為綱,然臨床須細辨標本,不可執一而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