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珠子脫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目珠子脫出
目珠子脫出,又稱珠突出眶證,為中醫眼科病證名,首見於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二十八。此證指眼珠驟然或逐漸脫離眼眶正常位置,甚者突出於眶外,多因臟腑功能失調、經絡氣血逆亂,或外傷所致。
病因病機
- 肝火上炎:肝開竅於目,若情志不遂,肝鬱化火,火性上炎,燔灼目絡,氣血壅滯,迫睛外突。
- 痰濕阻絡:脾失健運,痰濕內生,上泛目窠,阻滯經絡,致眼珠脹滿脫出。
- 氣血兩虛:久病體弱,氣血虧耗,目失所養,眶內筋肉弛緩,無力固攝睛珠。
- 外傷損絡:頭面受創,眶骨損傷,或血瘀阻絡,迫使眼珠移位。
臨床表現
- 眼珠向前突出,輕者僅見瞼裂增寬,重者睛珠半脫或全脫於眶外。
- 可伴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,甚者轉動受限。
- 若因痰濕或虛證所致,病程較緩,漸次突出;若因肝火或外傷,則發病急驟。
辨證分型
- 肝火亢盛證:目珠突脹,紅赤灼痛,頭痛口苦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- 痰濕蘊結證:眼胞腫脹,睛珠悶突,胸悶泛惡,舌苔白膩,脈滑。
- 氣血虧虛證:睛珠緩慢突出,面色萎黃,神疲乏力,舌淡脈細弱。
- 瘀血阻絡證:外傷後目珠移位,眶周青紫,疼痛拒按,舌暗或有瘀斑。
治療原則
- 清肝瀉火: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,以平肝降火。
- 化痰通絡:選用溫膽湯合桃紅四物湯,祛痰化瘀並行。
- 益氣養血:以八珍湯或補中益氣湯調補,固攝睛珠。
- 活血散瘀:血府逐瘀湯加減,配合外敷消腫散瘀之品。
此證與西醫學之「眼球突出」相關,然中醫強調內外兼治,調和臟腑氣血為本,臨床須結合全身證候詳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