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疹閉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麻疹閉證
麻疹閉證為中醫病證名,指麻疹因外邪或內傷等因素,導致邪毒閉阻於內,未能順利透發之證候。麻疹本屬溫病範疇,其發病過程講究「透邪外出」,若正氣不足或邪氣壅滯,致使疹毒鬱閉,則形成閉證。
病因病機
麻疹閉證多因以下因素所致:
- 外感風寒:風寒外束,腠理閉塞,肺衛失宣,阻礙麻疹透發。
- 內熱熾盛:裡熱壅滯,毒火內攻,灼傷津液,使疹毒不得外達。
- 飲食積滯:脾胃運化失常,食滯中焦,氣機不暢,影響肺氣宣降。
- 痰濕過盛:痰濕內蘊,阻遏氣機,使麻疹透發不暢。
- 氣血虛弱:正氣不足,無力托毒外出,導致疹色淡白、隱而不透。
臨床表現
麻疹閉證可分為實閉與虛閉兩類:
- 實閉證:疹點當出不出,或見點不透,疹色深紅或紫暗,伴高熱、煩躁、咳嗽氣促、口渴、便秘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。若因風寒閉表,可見惡寒無汗、疹點隱伏;若因痰熱內壅,可見痰鳴氣促、胸悶。
- 虛閉證:疹色淡白,隱而不顯,面白唇青,神疲乏力,四肢不溫,或見泄瀉,舌淡苔白,脈微弱。此因氣血不足,無力透毒,屬虛證閉鬱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麻疹閉證,當以「宣肺透疹」為大法,再依證型配伍相應治法:
- 風寒閉表:宜疏風散寒、宣肺透疹,方用 升麻葛根湯 加荊芥、防風。
- 裡熱熾盛:宜清熱解毒、透疹達邪,方用 清解透表湯(銀花、連翹、石膏、知母等)。
- 食滯內阻:宜消食導滯、理氣透疹,方用 保和丸 合 宣毒發表湯。
- 痰濕壅遏:宜化痰祛濕、宣肺透邪,方用 麻杏石甘湯 加浙貝母、瓜蔞。
- 氣虛不托:宜益氣活血、扶正透毒,方用 補中益氣湯 加紅花、紫草。
外治法
可配合外用方藥助疹外透,如:
- 芫荽酒擦法:取鮮芫荽一把,加酒適量煎煮,溫擦皮膚,以助腠理開泄,促進麻疹透發。
- 熏蒸法:用浮萍、西河柳等煎湯熏洗,亦有助透疹。
麻疹閉證的辨證關鍵在於分清虛實,實證宜開泄透達,虛證當補益托毒,務使邪有出路,避免毒邪內陷而生變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