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拉罐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拉罐法是中醫拔罐法之一,又稱走罐法。拉罐法是指在拔罐後,用手或工具牽拉罐口,使罐體在皮膚上滑動,以達到治療目的。拉罐法具有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、祛風散寒等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、肩頸疼痛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損傷等疾病。

拉罐法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選擇合適的罐具,如竹罐、玻璃罐等。
  2. 將罐具在酒精燈上燒熱,待罐體發紅後迅速拔在患者皮膚上。
  3. 用手或工具牽拉罐口,使罐體在皮膚上滑動。
  4. 拉罐時間一般為5-10分鐘,以患者局部皮膚出現潮紅、紫癜為度。
  5. 拉罐後,用消毒棉球擦拭罐口,並塗抹消毒藥膏。

拉罐法注意事項如下:

  1. 拔罐前要先將皮膚清潔乾淨。
  2. 拔罐時要注意力度,避免拉扯過大造成皮膚損傷。
  3. 拔罐後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4. 拔罐後不要立即洗澡,以免引起皮膚感染。

拉罐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治療方法,具有良好的療效。但由於拉罐法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因此在使用時要注意掌握好力度,避免造成皮膚損傷。

以下是醫宗金鑒中關於拉罐法的記載:

「走罐法,又名拉罐法。用罐子在皮膚上滑動,以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。凡風寒感冒、頭痛、肩頸疼痛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損傷等,皆可用之。操作時,先將罐子在酒精燈上燒熱,待罐體發紅後迅速拔在患者皮膚上。然後用手或工具牽拉罐口,使罐體在皮膚上滑動。拉罐時間一般為5-10分鐘,以患者局部皮膚出現潮紅、紫癜為度。拉罐後,用消毒棉球擦拭罐口,並塗抹消毒藥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