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來蛇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來蛇形
來蛇形為中醫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,其特徵為指紋形態細長散漫,延伸至氣關,一端粗大,另一端尖細。此指形主要反映脾胃濕熱內蘊,中焦氣機失調,臨床常見於小兒消化不良、脘腹脹滿、乾嘔厭食等症候。
從中醫理論分析,脾胃為後天之本,主運化水穀精微。若濕熱困阻中焦,脾失健運,胃失和降,則氣機壅滯,反映於指診可見來蛇形。濕性黏滯,與熱相搏,纏綿難解,故指紋散漫不聚;熱邪上擾,胃氣上逆,故見乾嘔;脾不升清,胃不降濁,則納呆不食。
此指形與「去蛇形」相對,後者指紋粗直而短,主脾胃虛寒。來蛇形偏實證,去蛇形偏虛證,二者需辨別清楚。治療上,來蛇形當以清利濕熱、調和中焦為主,常用方如黃連溫膽湯、三仁湯加減,或配合針灸中脘、足三里等穴,以疏調脾胃氣機。
歷代醫家對指診法頗有研究,如《幼幼集成》記載指紋形色變化與臟腑病機相應,來蛇形即屬濕熱蘊結之象。現代中醫臨床亦重視此診法,結合四診合參,可更精準辨識小兒脾胃病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