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蘭茂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蘭茂:明代滇南本草學大家
生平與學術背景
蘭茂(1397-1479年),字廷秀,號止庵,別署光道人、洞天風月子、玄壺子。祖籍河南,後遷居雲南嵩明。自幼聰穎,博覽經史百家,尤精於醫藥之學。因母病而潛心鑽研醫術,遂棄科舉仕途,專注於醫藥研究與實踐。其學術成就集中體現於本草學與臨床醫學,尤以地方性藥物研究見長。
主要著作與學術貢獻
《滇南本草》
《滇南本草》凡三卷,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性本草專著之一。該書系統收錄雲南地區特有藥材,其中多為少數民族常用藥物,部分品種未見於《本草綱目》。其特點如下:
- 地域特色鮮明:詳細記載雲南特有植物藥材的形態、採集時節、性味歸經及臨床應用,如「三七」、「重樓」等,補充了傳統本草學的地域空白。
- 民族醫藥融合:收錄彝族、白族等少數民族用藥經驗,如「火把花根」用於風濕痹痛,體現民族醫學與中醫理論的結合。
- 藥性考證嚴謹:結合實地觀察,修正前人謬誤。如對「草烏」的毒性分級與炮製方法,提出因地制宜的處理原則。
後世範洪據此增補為《滇南本草圖說》,增繪藥圖,強化實用性。
《醫門攬要》
附刊於《滇南本草》之後,為蘭茂臨床經驗總結。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常見病證治,特色在於:
- 辨證靈活:結合雲南濕熱氣候特點,提出「濕毒」、「瘴氣」等地方病機理論。
- 方藥簡效:善用當地藥材組方,如以「雞血藤」配伍「當歸」治療婦人血虛經閉,體現「就地取材」的用藥思想。
《醫門摩要》(疑為《醫門攬要》傳抄之誤)
部分學者考證此書或為《醫門攬要》別名,內容側重醫理探討,涉及脈學、診斷綱要,反映其「醫易同源」的學術觀點,如以八卦喻臟腑生克關係。
學術思想與影響
- 重視實證研究:突破傳統本草以文獻為主的編纂方式,強調親驗藥性,開後世「實地考察」之先河。
- 發展地方醫學:奠定滇南藥物學基礎,其記載的「雲茯苓」、「滇黃芪」等至今仍為道地藥材代表。
- 臨床實用導向:著作語言簡練,少引經據典,多直接記錄效驗方,符合民間醫療需求。
蘭茂之學術成就,不僅豐富了明代本草學內容,更為民族醫藥學的發展提供重要範本,其著作被視為研究中醫藥地域性特徵的關鍵文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