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爛頭乳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爛頭乳蛾

爛頭乳蛾為中醫喉科病名,屬「乳蛾」之重症,指咽喉部紅腫潰爛、白腐蔓延之病症。其特徵為喉核(扁桃體)腫脹劇痛,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腐膜,周圍黏膜亦見紅赤潰爛,伴隨吞嚥困難、口臭、煩渴便秘等症。

病因病機

本病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肺胃素有積熱,復感外邪,內外合邪,熱毒熾盛,痰火壅滯咽喉所致。熱毒燔灼氣血,腐敗血肉,故見咽喉潰爛;痰火膠結,則腫痛劇烈,腐膜厚膩。

臨床表現

  1. 局部症狀:喉核紅腫高突,表面潰爛生腐,白膜鬆厚易剝,周圍黏膜亦見紅腫糜爛,甚則潰瘍深陷。
  2. 全身症狀:高熱煩渴,口臭涎黏,舌紅苔黃厚膩,脈弦數或洪大;若熱結陽明,可見便秘尿赤。

證型辨析

  • 肺胃熱盛證:喉核腫爛,疼痛劇烈,伴高熱口渴,舌紅苔黃,脈洪數。
  • 痰火壅結證:咽喉腫塞,痰涎壅盛,聲嘶氣促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
  • 熱毒熾盛證:腐膜深潰,周圍紫赤,壯熱神煩,甚則神昏,舌絳少津。

治法方藥

清熱解毒、瀉火消腫為主,佐以化痰散結。

  • 主方加減
    • 五味消毒飲(金銀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天葵子)合黃連解毒湯(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),適用於熱毒熾盛者。
    • 仙方活命飲(金銀花、當歸、赤芍、乳香、沒藥等),適用於腫痛潰爛兼氣血壅滯者。
    • 涼膈散(大黃、芒硝、梔子、連翹等),適用於熱結便秘者。
  • 外治輔助:可配合冰硼散錫類散吹喉,以清熱化腐生肌。

古籍考據

《瘍醫大全》提及:「喉蛾腐爛,乃火毒上攻,急宜瀉火解毒。」《外科正宗》亦載乳蛾潰爛屬「熱極生腐」,強調清熱涼血為要。

爛頭乳蛾若失治,恐熱毒內陷,引發喉癰或全身變證,故辨證需準確,用藥當峻猛直折其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