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郎中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郎中

郎中是古代南方對醫生的一種稱謂,起源自宋代。在宋代之前,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,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,例如食醫、疾醫、金瘡醫等。但宋代以後,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,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。這樣的稱呼習慣至今仍然延續。

詞語「郎中」最早出現在《周禮·天官》中,用以描述醫生的職責,負責守護、調節、安撫、治理、培養和成就民眾。《禮記·月令》中也提到「仲春之月,養萬物,命醫師治病」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則記載了「晉侯使醫師治之」的情況。

古代各個朝代的史書中,也多次提到了郎中這個詞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中記載了秦始皇在二十六年時,因病情嚴重,在平原津召來了名醫,希望能自行療愈。在《漢書·食貨志》中,提到了「醫者,掌養生之道,以醫病,以救死,以養生」的描述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郎中這個詞的涵義逐漸擴大。除了指醫生之外,還可以指官名、軍職、武將等。比如,《明史·職官志》中提到了「醫官掌醫事,掌醫官之政令,以養萬民,以和萬民,以安萬民,以正萬民,以長萬民,以成萬民」。

總的來說,郎中這個詞在古代擁有著豐富的含義和歷史。它不僅是一種醫生的稱呼,還涉及到官名、軍職、武將等多個領域,對於我們瞭解古代的醫療和文化都有一定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