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狼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狼漏,病名。指缺盆穴處生竇道有膿液流出者。見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四。該病多因情志不遂鬱怒氣結而成。症見頸部缺盆穴處疼痛腫脹,可延及耳根,破潰成漏,膿水流出不止,久不收口。治宜內服空青散。相當於頸部淋巴結核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四:“狼漏者,頸缺盆中生漏,膿水流出不止,久不收口也。其因有二:一者,因怒氣結,結於缺盆中,而生漏也。二者,因風寒濕熱之氣,結於缺盆中,而生漏也。其治有二:一者,內服空青散。二者,外用白礬水洗之。”

空青散組成:空青(研末)、白礬(研末)、甘草(炙,切)。上三味,等分為末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。

白礬水的製作方法是:將白礬研末,加水調成糊狀,塗於患處。

狼漏的病因是情志不遂鬱怒氣結,或風寒濕熱之氣結於缺盆中。症狀是頸部缺盆穴處疼痛腫脹,可延及耳根,破潰成漏,膿水流出不止,久不收口。治療方法是內服空青散,外用白礬水洗患處。狼漏相當於頸部淋巴結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