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勞傷月經過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勞傷月經過多

病證名,屬月經過多證型之一。此症多因婦女經期攝生不當,過度勞傷,損及衝任二脈或胞脈,導致經血失固而發。

病因病機
勞傷月經過多之成因,主要與「氣虛不攝」及「衝任受損」相關。經行期間,氣血下注胞宮,若勞力過度、久站久行,或房事不節,易耗氣傷血,使衝任失固,胞脈不斂,血海不寧,故經量增多、淋漓難止。此外,長期勞心勞神,暗耗心脾之氣,亦可致脾虛統血無權,加重經血外溢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經血異常:月經量明顯增多,經期延長,血色偏暗或淡紅,質地稀薄,或夾血塊。
  • 氣血虛弱:面色萎黃或蒼白,神疲倦怠,氣短懶言,動則汗出。
  • 兼夾證候:或見腰膝酸軟、小腹空墜感,此因腎氣虧虛,衝任不固所致;若兼心悸失眠,多屬心脾兩虛。

治法與方藥

  1. 固衝止血為治療大法,首重補氣攝血,佐以養血調衝。

    • 主方
      • 安衝湯(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):以白朮、黃耆補氣健脾,龍骨、牡蠣、海螵蛸收澀固衝,茜草、生地涼血止血,適用於氣虛兼血熱者。
      • 舉元煎(《景岳全書》):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炙甘草益氣升提,佐升麻升舉陽氣,適用於中氣下陷之經血暴下。
    • 成藥:雲南白藥(化瘀止血),適用於兼有瘀滯者。
  2. 隨證加減

    • 腎虛腰酸:加杜仲、續斷、桑寄生補腎固衝。
    • 血虛夾瘀:酌加三七、蒲黃炭化瘀止血。
    • 心脾兩虛:配伍歸脾湯益氣養血,寧心安神。

辨證要點
此證以「經量多、色淡質稀、氣虛徵象」為辨證核心,需與「血熱妄行」(經色鮮紅、質稠、心煩口渴)及「瘀阻胞宮」(經血紫黑、塊多痛劇)相鑑別。治療時忌過用寒涼或收澀之品,以免留瘀或傷正。

古籍參考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云:「勞傷經脈,衝任虛損,血海不固,故令月水過多。」強調勞損致虛為本證關鍵。《傅青主女科》亦指出:「氣虛則血無以攝,宜補氣為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