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癆蟲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蟲病,即癆病、肺蟲病。為癆瘵病證之類。見《石室秘錄》卷一。《血證論》卷五:「面色乍赤乍白,乍青乍黃,唇口生瘡,聲嗄咽癢,煩夢不寧,遺精白濁,發焦舌燥,寒熱盜汗,口出穢氣,不知香味,喜見人過,常懷忿怒,夢見亡先,驚悸咳逆;或腹中有塊,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。……皆為癆蟲之候也。月華丸主之。多食鰻魚肉,既有滋補,又善殺癆蟲,或用鰻魚骨燒黑,鱉甲炒為末,煎人參、當歸、白芍、白薇湯送下,補虛殺蟲,相輔而行。若專事殺蟲,金蟾丸亦可間服,金線蛙燒服亦妙。」又雲:「癆蟲居肺葉間,咯血聲嘶者,皆能治之。」

前人治癆蟲病,每於大補氣血及殺蟲法並用;或主張補其真陰、元氣。方如黃芪益損湯、鱉甲散、坎離膏、太平丸等。

參見癆、癆瘵、肺蟲病條。

癆蟲病,又稱癆病、肺蟲病,是癆瘵病證之類。癆瘵病證是指由於肺部感染結核菌,引起的以咳嗽、咯血、胸痛、發熱、盜汗、消瘦、乏力等為主要表現的慢性消耗性疾病。

癆蟲病的病因病機尚不十分清楚,但一般認為與肺部感染結核菌有關。結核菌侵入肺部後,可引起肺部炎症,並逐漸形成結核病灶。結核病灶可破壞肺組織,導致肺功能受損,並可引起全身其他器官的損害。

癆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:

  • 咳嗽:是癆蟲病最常見的症狀,可為乾咳或有痰,痰量可多可少,痰色可為白色、黃色或血色。
  • 咯血:是癆蟲病的重要症狀,多為間歇性咯血,血量可多可少。
  • 胸痛:多為鈍痛或刺痛,可在咳嗽、深呼吸或活動時加重。
  • 發熱:多為低熱,可伴有盜汗。
  • 消瘦:是癆蟲病的常見表現,多為進行性消瘦。
  • 乏力:是癆蟲病的常見表現,多為全身乏力,易疲勞。

癆蟲病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並結合胸部X線檢查、痰液塗片檢查、結核菌素試驗等輔助檢查進行診斷。

癆蟲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。藥物治療以抗結核藥物為主,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利福平、異煙肼、乙胺丁醇、吡嗪酰胺等。手術治療主要包括肺段切除術、肺葉切除術等。

癆蟲病的預後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、治療是否及時、治療是否有效等因素。癆蟲病的治療越早,預後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