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老人腰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老人腰痛
病證名,見於《醫宗必讀·腰痛》,為老年人常見之疾,多因肝腎虧虛、精血不足,或兼風寒濕邪侵襲,導致腰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腰為腎之府,肝主筋,腎主骨,老人年邁,肝腎漸衰,精血虧耗,筋骨失養,故易發腰痛。此外,若久坐久臥、勞損過度,或感受寒濕之邪,阻滯經絡,亦可加重腰痛。
證型與治法
-
肝腎不足型
- 主證:腰痛綿綿,遇勞加重,腰膝酸軟,頭暈耳鳴,脈沉細。
- 治法:補益肝腎,強筋壯骨。
- 方藥:
- 二至丸(女貞子、旱蓮草)滋補肝腎。
- 右歸丸(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枸杞、鹿角膠等)溫補腎陽,填精益髓。
-
寒濕痹阻型
- 主證:腰部冷痛重著,轉側不利,遇寒加重,舌苔白膩,脈沉遲。
- 治法:散寒除濕,溫經通絡。
- 方藥:可選 獨活寄生湯 加減,或外用 摩腰膏(附子、肉桂、杜仲等研末調膏)熱熨腰部,以溫通經脈。
-
瘀血阻絡型
- 主證:腰痛如刺,痛有定處,日輕夜重,舌質紫暗,脈澀。
- 治法:活血化瘀,理氣止痛。
- 方藥: 身痛逐瘀湯 加減,或配合針灸以疏通氣血。
葉天士治法
《臨證指南醫案·腰腿足痛》記載,葉天士治療老年腰痛,注重 奇經八脈 與肝腎之關係,認為「奇經之脈隸屬於肝腎」,故善用 血肉有情之品 以溫養下焦,如:
- 鹿角:補腎壯陽,強筋健骨。
- 當歸:養血活血,通絡止痛。
- 肉蓯蓉:補腎益精,潤燥通便。
- 薄桂(肉桂):溫腎助陽,散寒止痛。
- 小茴香:理氣溫中,暖腎散寒。
外治法
除內服藥物外,亦可配合:
- 針灸:取腎俞、命門、委中等穴,以調補肝腎、疏通經絡。
- 推拿:以柔緩手法舒筋活絡,緩解局部氣血瘀滯。
- 藥熨:以溫經散寒之藥材熱敷腰部,促進氣血運行。
老人腰痛之治療,當辨明虛實,虛者補之,實者瀉之,兼以通絡止痛,方能標本兼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