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雷豐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雷豐(1833-1888年), 清代醫家。字少逸,祖籍福建浦城,後徙居浙江衢州。世醫出身,雷氏自受家庭熏染,且天資聰穎,博學多才,頗有名於時。父歿後繼父業而懸壺,初期請之者寥寥,幾門可羅雀,後經當地府官親驗,贊其術,遂名噪一時。雷氏醫德高尚,不追逐名利。手著《時病論》一書八卷,以論四時溫病為主,並兼及瘧痢泄瀉諸證,每病之後又附有個人驗案,亦為溫病學中重要而切於實用之著作。
雷豐,字少逸,清代醫家。祖籍福建浦城,後徙居浙江衢州。世醫出身,雷氏自受家庭熏染,且天資聰穎,博學多才,頗有名於時。父歿後繼父業而懸壺,初期請之者寥寥,幾門可羅雀,後經當地府官親驗,贊其術,遂名噪一時。雷氏醫德高尚,不追逐名利。手著《時病論》一書八卷,以論四時溫病為主,並兼及瘧痢泄瀉諸證,每病之後又附有個人驗案,亦為溫病學中重要而切於實用之著作。
雷豐的《時病論》是一部論述溫病的專著,全書八卷,分為四時溫病、瘧痢泄瀉諸證。每卷開篇都列舉了該卷所論證候的病因、病機、辨證要點、治法、方藥等,然後再分述各個證候的臨床表現、治療方法和驗案。雷豐在書中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,指出“治病必先明其病,明其病必先明其證,明其證必先明其因”,並提出了“因時、因地、因人、因病”的辨證方法。《時病論》對後世溫病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。
雷豐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《時病論》中。他認為,溫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、內傷七情、飲食勞倦、蟲蛇毒物等,病機則是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聚”,即外邪侵襲人體後,會在人體的某個部位聚集,形成病灶。因此,治療溫病要根據病因、病機和證候辨證施治,並強調“治病必先明其病,明其病必先明其證,明其證必先明其因”。
雷豐在臨床上擅長治療溫病,尤其對瘧疾、痢疾、泄瀉等有獨到見解。他認為,瘧疾的病因主要是“暑濕之氣”,治療時要以清暑利濕為主,方藥常用“青蒿散”;痢疾的病因主要是“濕熱之邪”,治療時要以清熱利濕為主,方藥常用“白頭翁湯”;泄瀉的病因主要是“脾胃虛弱”,治療時要以健脾益氣、養陰生津為主,方藥常用“參苓白朮散”。
雷豐的醫學思想和臨床經驗對後世溫病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。他提出的“因時、因地、因人、因病”的辨證方法,為溫病的診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導。他的臨床經驗,為後世溫病的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。
雷豐是清代著名的溫病學家,他著有《時病論》一書,對後世溫病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。雷豐認為,溫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、內傷七情、飲食勞倦、蟲蛇毒物等,病機則是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聚”,即外邪侵襲人體後,會在人體的某個部位聚集,形成病灶。因此,治療溫病要根據病因、病機和證候辨證施治,並強調“治病必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