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類破傷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類破傷風,病名。指因氣血虧虛,筋脈失養而引起的痙病。《外科樞要》卷三有:「大凡癰疽潰後,筋微肉爛,膿血大泄,陽隨陰散,或筋脈拘急,惡寒惕搦,甚者舌強口噤,項背反張,痰涎壅盛,便秘汗出,不時發熱,此氣血俱虛而傳變,雖與破傷風相類,而主治之法,當大補氣血。」

類破傷風的病因是氣血虧虛,筋脈失養。臨床表現為筋脈拘急,惡寒惕搦,甚者舌強口噤,項背反張,痰涎壅盛,便秘汗出,不時發熱。

治療宜補氣養血,平肝熄風。可用十全大補湯加天麻、鉤藤等。

以下是《外科樞要》原文:

大凡癰疽潰後,筋微肉爛,膿血大泄,陽隨陰散,或筋脈拘急,惡寒惕搦,甚者舌強口噤,項背反張,痰涎壅盛,便秘汗出,不時發熱,此氣血俱虛而傳變,雖與破傷風相類,而主治之法,當大補氣血。

方用十全大補湯加天麻、鉤藤等。

十全大補湯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黃芪、肉桂、附子。

天麻、鉤藤各15克。

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類破傷風的預後一般較好,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類破傷風的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