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類傷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類傷寒的介紹

類傷寒是一種類似傷寒的發熱性疾病,原因與感受外邪有關。它與傷寒在臨床表現上相似,但在病因和治療上有所不同。類傷寒範疇包括冬溫、濕溫、中寒、時行寒疫、風溫、暑病、痙病、傷食、腳氣等疾病。

類傷寒的臨床表現和分類

類傷寒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痛、無汗、口渴、舌苔白、脈浮等症狀。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的不同,類傷寒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類型:

  1. 冬溫:冬季感受風寒之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白,脈浮。
  2. 濕溫:感受濕熱之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黃膩,脈濡。
  3. 中寒:感受寒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不渴,舌苔白,脈沉。
  4. 時行寒疫:感受時行寒疫之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白,脈浮。
  5. 風溫:感受風熱之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黃,脈浮。
  6. 暑病:感受暑熱之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紅,脈洪大。
  7. 痙病:感受風寒之邪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四肢抽搐,舌苔白,脈浮。
  8. 傷食:飲食不節,傷及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出現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白,脈浮的症狀。
  9. 腳氣:感受濕熱之邪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濕熱內蘊,下注膀胱,引發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,無汗,口渴,舌苔黃膩,脈濡等症狀。

類傷寒的治療方法

治療類傷寒的主要方法包括解表散寒、清熱解毒、健脾和胃等。根據不同的病因和臨床表現,可以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,如下所示:

  1. 冬溫:麻黃湯、桂枝湯等。
  2. 濕溫:白虎湯、三仁湯等。
  3. 中寒: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等。
  4. 時行寒疫:麻黃附子細辛湯、葛根湯等。
  5. 風溫:銀翹散、桑菊飲等。
  6. 暑病:清暑益氣湯、三伏貼等。
  7. 痙病:葛根湯、桂枝加葛根湯等。
  8. 傷食:香砂六君子湯、保和丸等。
  9. 腳氣:五苓散、豬苓湯等。

類傷寒的預防措施

預防類傷寒的主要措施包括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