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冷喘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冷喘,病證名。陽氣虛衰、內寒偏盛所致的氣喘。《古今醫鑒》卷四:「冷喘則遇寒而發。」可用止喘丸等方。參見寒喘等條。
冷喘,又名寒喘,是指由於陽氣虛衰、內寒偏盛所致的氣喘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氣喘發作時,常伴有畏寒、怕冷、四肢不溫、面色蒼白、舌淡苔白、脈沉細等症狀。
冷喘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先天稟賦不足:由於先天稟賦不足,導致體質虛弱,陽氣不足,衛外不固,易受外邪侵襲,從而引起冷喘。
- 後天失養:由於後天飲食不節,勞逸失度,或過度疲勞,導致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寒邪內生,從而引起冷喘。
- 外感寒邪:由於外感寒邪,侵襲肺臟,導致肺氣失宣,肺衛不固,從而引起冷喘。
- 情志不遂:由於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導致肺氣失宣,從而引起冷喘。
冷喘的治療,以溫陽散寒、宣肺止喘為主。常用方藥有止喘丸、蘇子降喘湯、杏蘇散等。
冷喘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勞逸適度,避免過度疲勞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冷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了冷喘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