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冷風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冷風嗽,病證名。遇風冷即發喘嗽多痰之證。《萬病回春》卷四:「冷見嗽者,遇風冷即發痰多喘嗽是也。」治宜散寒宣肺,用三拗湯、五拗湯等方。參見咳嗽條。
冷風嗽,又稱冷嗽,是一種因風寒外襲而引起的咳嗽。患者多見於冬春季節,主要症狀為咳嗽、痰多、胸悶、氣喘等。治療上以散寒宣肺為主,常用三拗湯、五拗湯等方。
冷風嗽的發病原因,主要是由於風寒之邪侵襲肺臟,導致肺氣不宣,痰液內生,從而引起咳嗽。此外,肺虛、脾虛、氣虛等體質因素,也是導致冷風嗽發生的重要原因。
冷風嗽的臨床表現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咳嗽:多為乾咳,痰少而黏,或痰白而稀。 2.痰多:痰量較多,呈白色或黃色,黏稠不易咳出。 3.胸悶:患者常感到胸悶、氣短,呼吸不暢。 4.氣喘:患者常伴有氣喘,呼氣困難。 5.其他: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全身乏力等症狀。
冷風嗽的治療,以散寒宣肺為主。常用方劑有三拗湯、五拗湯、小青龍湯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中醫外治方法進行治療。
冷風嗽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注意保暖,避免受風寒。 2.增強體質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 3.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 4.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限酒。
如果出現了冷風嗽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