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冷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冷瘼,又稱冷丹,是一種屬於丹毒病類的疾病。它的主要病因可以有兩個方面,一是火毒內蘊,二是寒邪鬱結。火毒內蘊主要是由於情志不遂、飲食不節、勞倦過度等因素引起,導致肝鬱化火、脾胃積熱,從而形成火毒。寒邪鬱結則主要是由於外感風寒、感受暑濕等因素引起,導致寒邪入侵肌表,阻礙氣血運行,使火毒無法宣泄出去。

冷瘼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皮膚上會出現一些白色的丘疹斑塊,或者連成片,它們不會有熱感、癢感或疼痛感,且會在皮膚上游走,沒有固定的位置。同時,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或局部的疼痛,通常是一種隱痛或鈍痛感。除此之外,還可能伴有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乏力、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。

診斷冷瘼主要是根據這些臨床表現,例如皮膚上的白色丘疹斑塊,或連成片,以及疼痛的感覺且在皮膚上游走。在進行鑑別診斷時,需要與其他相似的疾病進行鑑別,例如丹毒、帶狀皰疹和白癜風等。

冷瘼的治療主要以溫經散寒、解毒補氣為主。常用的方藥有烏藥順氣散、人參養榮湯加味等。此外,也可以外用生薑等辛溫的藥物來塗擦患處。

預防冷瘼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、飲食清淡、避免過度勞累、增強體質和注意防寒保暖等。

冷瘼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