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冷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冷瀉

冷瀉是一種急性腹瀉,多由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所致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、腹瀉、嘔吐、畏寒、發熱等。治療上應以溫中止瀉為主,可用香砂理中湯、四神丸等。

病因

冷瀉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

  1. 外感風寒:當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逗留過久,或突然受涼,風寒之邪可侵襲人體,導致脾胃陽氣受損,運化失常,出現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。
  2. 內傷生冷:過食生冷寒涼之物,或飲用冰水,可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。

臨床表現

冷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腹痛:陣發性、絞痛,可伴有噁心、嘔吐。
  2. 腹瀉:水樣便,量多,色白,無臭味。
  3. 嘔吐:清水樣或黃色泡沫樣嘔吐。
  4. 畏寒、發熱:輕度發熱,伴有畏寒、頭痛、全身不適等。

治療原則

治療冷瀉的原則是溫中止瀉。常用的中藥有香砂理中湯、四神丸等。香砂理中湯具有溫中健脾、止瀉的功效,組成成分包括砂仁、木香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大棗。四神丸則具有健脾益氣、止瀉的功效,組成成分包括山藥、茯苓、蓮子、芡實。

預防方法

冷瀉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2. 不吃生冷寒涼之物。
  3. 飲食要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膩之物。
  4. 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祕。

注意事項

冷瀉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腹瀉,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導致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冷瀉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