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崇慶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崇慶,宋代醫家,生卒年及籍貫不詳。據《宋史·藝文志》記載,其著作《燕台集》已佚,內容當與中醫理論或臨證經驗相關。宋代為中醫學發展的重要時期,醫家輩出,理論與實踐均有顯著進步,李崇慶當為此一時期之醫林人物。

中醫理論方面,宋代繼承並發展了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等經典,重視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之說,強調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念。李崇慶若為此期醫家,其學術思想或亦本於此。宋代醫家多重視脈診與方劑之運用,如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即為官方頒行之方書,影響後世甚鉅。李崇慶之《燕台集》若為醫方著作,或亦反映當時臨證用藥之特色。

針灸學在宋代亦有長足發展,王惟一鑄造針灸銅人,並撰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》,規範腧穴定位。李崇慶若涉足針灸,其說或與此相關。此外,宋代醫家重視「運氣學說」,探討氣候變化與疾病之關係,此亦可能為《燕台集》之內容。

宋代醫學分科漸趨細密,婦、兒、外科等均有專著問世。李崇慶若精於某科,其書或為專科著述。又,宋代醫家多重視醫德,如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強調「醫乃仁術」,此一風氣當亦影響李崇慶之醫事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