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李翰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翰林

唐代官吏,精通醫術,原名已佚,浙江天台人。其醫術造詣深厚,尤擅臨證施治,曾以獨特方法治癒頑疾,見載於史料。

醫案舉隅
李翰林曾遇一莫姓患者,久患喘疾,諸醫束手。其辨證後,取青桔皮包裹剛子(疑為訶子或巴豆之類中藥),以線縛定,火燒存性,研末後以生薑汁調服,竟奏奇效。此方體現中醫「煅存性」炮製法與「藥對」配伍之妙:

  1. 青桔皮:性溫味苦辛,歸肺脾經,能理氣化痰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主氣滯,下食,破積結」。
  2. 剛子:考據或為訶子(澀肺平喘)或巴豆(峻下冷積),然煅燒後毒性減而效專,契合「燒灰存性」之傳統製法,緩和藥性而保留療效。
  3. 生薑汁:辛溫散寒,化痰止嘔,兼為引經藥,助藥力直達肺絡。

此方結合「煅法」減毒、辛溫宣肺之理,針對寒痰壅肺之喘,展現唐代醫家對藥性與炮製的靈活運用。

中醫理論背景
李翰林之治法,深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寒者熱之」「肺苦氣上逆,急食辛以瀉之」之旨。唐代醫家重實證,其方不拘經方時方,善取草木金石之性,融外治與內服為一體,反映當時醫者對「異病同治」的臨床智慧。

歷史定位
雖其生平記載簡略,然此醫案可窺唐代官吏兼習醫術之風,與孫思邈「大醫精誠」時代相輝映,為中醫方劑學與炮製學之珍貴實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