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繼皋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繼皋

李繼皋為唐代醫家,生平事蹟及籍貫未詳,其名見載於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,據載撰有《南行方》三卷,然該書後世未見流傳,內容亦無從考證。唐代醫學承先啟後,兼融南北醫學特色,醫家多著重臨證經驗之整理,李繼皋或為其中一位注重方劑彙編之地方醫者。

唐代醫學受《黃帝內經》《傷寒雜病論》等經典影響,理論與實踐並重,醫家常結合地域特性編纂方書。《南行方》之「南行」二字,或暗示其內容涉及南方地域之疾病防治,如濕熱、瘴癘等症。唐代南方開發漸盛,醫家針對風土病徵,發展出相應療法,此書可能收錄相關驗方,惜佚失不傳。

中醫方劑學在唐代趨於系統化,官方編修《新修本草》,民間亦廣集驗方。李繼皋之著作若屬此類,可能反映當時南方民間用藥特色,如重用清熱化濕、解毒辟穢之品,如黃連、藿香、佩蘭等。此類藥物常見於孫思邈《千金方》及王燾《外臺秘要》,可見地域醫學之交流。

雖李繼皋生平與著作內容已難考據,然其名留史冊,足見唐代醫學著述之盛。後世研究唐代醫學史者,或可從《藝文志》之記載,窺見當時醫家對地方醫學之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