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樓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樓

李樓,字小山,明代醫家,安徽祈門人。精研醫理,尤擅診治奇疾怪症,其臨證經驗豐富,對罕見病證之辨析與治療頗具心得。為使後世醫者臨證有所依循,李樓特輯錄《奇疾怪症》一冊,收錄四十九則罕見病案,涵蓋症狀、病因及治法,內容翔實,為中醫疑難雜症研究之重要文獻。該書現存抄本,可供後學參考。

《奇疾怪症》之學術特色

  1. 病證收錄:書中所載病證多屬臨床罕見,如「體生鱗甲」「腹中啼鳴」等,反映李樓對異常病機之敏銳觀察。
  2. 辨證思路:結合中醫理論,以臟腑經絡、氣血津液為綱,剖析怪症成因。如以「肝主筋」「風勝則動」解釋肢體異變,或以「痰瘀互結」論述怪異腫物。
  3. 治法多元:除內服湯藥外,亦載外治、針灸等法,展現明代醫家對綜合療法之運用。

中醫對「奇疾怪症」之理論基礎
李樓之研究,深植於中醫「辨證求因」傳統。奇症雖表象怪異,然其病機不離陰陽失調、五行生剋失常。例如:

  • 痰飲作祟:痰濕凝滯可致肌膚結塊、幻聽幻視,治當化痰通絡。
  • 情志致病:七情過極可引發「奔豚氣」「梅核氣」等症,需疏肝解鬱。
  • 蟲積異變:古籍載「狐惑病」等,與寄生蟲或微生物感染相關,治以殺蟲解毒。

李樓之學術影響
《奇疾怪症》不僅保存明代醫家對疑難病之經驗,更體現中醫「以常達變」之診療思維。後世如《醫宗金鑒》《證治準繩》等典籍,亦受其啟發,對怪症之論述愈趨系統。李樓之貢獻,於中醫疑難病學史中,具承先啟後之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