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李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苗

李苗,字碩田,清代山西平陸人,為當時著名醫家。早年以貢生入仕,然其性至孝,因侍奉母親而潛心鑽研醫理,遂精通岐黃之術。其醫術以溫和見長,尤擅調理內傷雜病,深得鄉里敬重,邑人皆稱其德術兼備。

學術淵源與醫術特色

李苗承襲傳統中醫理論,以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為根基,融合金元四大家之長,尤重李東垣「脾胃論」思想,強調「補土培元」之法。其臨證重視辨證施治,認為「百病皆由氣機失調」,故處方用藥常以調和氣血、疏理肝脾為先,善用甘溫之品,如黃耆、黨參等,以扶正祛邪。

臨床貢獻

  1. 調理虛損:李苗針對久病體虛者,主張「緩補漸進」,反對峻補猛攻,常以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加減,佐以養陰柔肝之品,如白芍、枸杞,以達陰陽並調之效。
  2. 婦科調治:其治療婦人經帶諸疾,注重衝任二脈,認為「女子以肝為先天」,善用逍遙散合四物湯化裁,佐以香附、鬱金疏肝解鬱,療效顯著。
  3. 針藥並用:除方脈之學外,李苗亦通針灸,常取足三里、三陰交等穴,配合藥治以增強療效,體現中醫「針藥並施」的整體觀。

醫德與影響

李苗以孝聞名,醫德高尚,常為貧者施診贈藥,故民間多傳其佳話。其醫案雖未系統存世,然地方志載其「活人無算」,足見其臨床功力深厚。清代山西醫風受其影響,後世醫家亦多引其調理之法,尤重脾胃與氣血之關係。

李苗之生平,反映了傳統儒醫「仁術濟世」的精神,其學術思想至今仍可為中醫臨床提供借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