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士麟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士麟,字孝則,號靜山,清代浙江海寧人氏。初習儒業,致力科舉,晚年潛心醫道,閉門著述,遂成一方醫家。其代表作《壽世良方》,又名《集驗方》,凡八卷,乃匯集臨證驗方而成,迄今仍有刻本傳世。

觀其學術淵源,李氏深得仲景學說之精髓,尤重《傷寒論》辨證體系。其處方用藥,每以經方為本,兼採時方之長,體現清代醫家融會貫通之特色。書中所載方劑,多針對內科雜病,如脾胃失調、痰飲咳嗽等症,用藥講究君臣佐使,配伍嚴謹。

考《壽世良方》之內容,可見李氏於藥物炮製頗有獨到見解。如對半夏之製,強調須經九蒸九曬以去其毒性;於附子之用,則詳述先煎久煮之法,皆符合中醫藥性理論。其於脈診亦有發揮,提出「浮沉遲數須參合形氣」之論,補充了傳統脈學在虛實辨證上的應用。

李氏醫術特色,在於重視「扶正祛邪」並舉。治外感病善用汗法,然必佐以健脾之品;療內傷證雖重補益,亦常兼顧疏瀉。此種治療思路,體現中醫「標本兼治」之整體觀念,與當時溫補學派及攻邪學派之爭鳴形成對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其著作中對婦科經帶胎產諸疾論述甚詳,尤擅調理產後諸虛,方中多用人參、當歸等補氣血之品,佐以少量活血藥物,暗合「產後宜溫」之古訓。於小兒驚風證治,則主張「急驚涼瀉,慢驚溫補」,符合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之基本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