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世英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李世英(南宋醫家)
字少穎,號雪岩,鄞(今浙江寧波)人,為南宋時期著名醫家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外科癰疽之證,曾任明保義郎權殿司機宜及太醫,行醫逾五十載,臨證用藥常出奇制勝,以峻猛之劑攻頑疾,於中醫外科領域貢獻卓著。
醫學特色與成就
- 擅治陰疽,用藥峻猛
李世英推崇「以毒攻毒」之法,針對陰疽(屬陰寒性瘡瘍,症見漫腫無頭、皮色不變、疼痛隱隱)等難治之證,大膽投以附子、雄黃等辛熱有毒之品,溫通經脈、散寒解毒。此類療法突破當時常規,展現其對「陰證宜溫」理論的深刻掌握,亦反映南宋外科用藥的創新思維。 - 《癰疽辨疑論》與外科經驗
李氏晚年將其臨床心得彙編為《癰疽辨疑論》,專論癰疽之病因、辨證及治法。書中強調「辨陰陽虛實」為治療關鍵,並詳述外用藥配伍與內服方劑之應用。原書雖佚,然日本現存抄本殘卷,可窺其部分內容,如以托里消毒散(含人參、黃耆等)扶正祛邪,或結合蟾酥、麝香等解毒消腫,對後世外科方劑發展影響深遠。 - 學術背景與流派
南宋醫家重實證,李世英之術承襲《外科精要》等傳統,然更側重「溫陽通絡」於外科之應用,與同時期陳自明等醫家互有參照。其治陰疽思路,亦暗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寒者熱之」之旨,展現中醫「異病同治」的辨證精神。
歷史評價
李世英被視為南宋外科重要代表,其活用溫熱藥於陰寒瘡瘍的經驗,豐富了中醫外科治療學,後世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》等典籍亦受其啟發。日本殘卷的流傳,更佐證其學術跨越地域之影響力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