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守先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守先

李守先,字善述,清代河南長葛縣人,為中醫針灸領域之重要醫家。其生平雖詳盡記載有限,然所著《針灸易學》二卷,對後世針灸學之發展影響深遠,尤以簡明實用之特色著稱。

《針灸易學》之學術特色

  1. 針灸理論之系統化
    李守先於《針灸易學》中,彙整歷代針灸典籍之精要,結合自身臨證經驗,將經絡、腧穴、刺法、灸法等基礎理論系統化編纂。書中強調「辨證施針」之原則,注重經脈氣血運行與疾病之關聯,體現中醫「整體觀念」與「辨證論治」之核心思想。
  2. 注重實用與普及
    書名「易學」二字,反映其致力於降低針灸學習門檻之用意。內容避繁就簡,以清晰圖文標註常用腧穴,並附簡易歌訣,便利初學者記憶。例如,對「五輸穴」「八會穴」等特定穴位的應用,皆以臨床常見病證為例,說明其配伍與操作要點。
  3. 針法與灸法並重
    書中不僅詳述毫針、三棱針等不同針具之適應症與手法(如提插、捻轉補瀉),亦載錄艾灸、隔物灸等灸療技術,強調「針所不為,灸之所宜」之互補性,尤其對虛寒證及慢性病調理多有發揮。

學術影響與後世評價

李守先之著作承襲《黃帝內經》《針灸甲乙經》等經典,並融入清代針灸學之實踐經驗,成為民間醫家與習醫者之重要參考。其對腧穴定位與操作規範化的整理,亦為近代針灸標準化奠定基礎。雖部分內容或因時代局限未盡完備,然其務實風格與教學價值,仍受後世中醫界肯定。

附註:清代針灸學受官方醫學(如《醫宗金鑑》)與民間經驗雙重影響,李守先之成就正反映此時期實用技術之發展脈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