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象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象

李象,字石泉,明代著名醫家,早年習舉子業,精通易學,後因自身患病,得東陽名醫盧轂庵診治,未及一年即痊癒。李象深感醫道之奧妙,遂師從盧轂庵,盡得其傳,終成一代名醫。其後更潛心鑽研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等醫典,結合臨證經驗,撰成《醫略正誤》(又稱《醫略正誤概論》),此書對中醫理論與臨床辨證多有闡發,影響後世甚深。

學術貢獻與《醫略正誤》

《醫略正誤》一書,旨在辨析醫理之謬誤,釐清診治之要訣。書中內容涵蓋:

  1. 陰陽五行與臟腑辨證:李象承襲《內經》之旨,強調陰陽平衡為治病根本,並結合五行生剋,分析臟腑病機。例如,肝鬱化火之證,他主張疏肝解鬱的同時,需兼顧滋腎水以涵木,體現其整體觀。
  2. 脈診與四診合參:書中詳述脈象主病,如浮脈主表、沉脈主裏,並強調需結合望、聞、問三診,避免「以脈斷證」之偏頗。
  3. 方藥運用:李象善用經方,亦博采時方,對《傷寒論》方劑的加減化裁尤具心得。例如,針對氣血兩虛者,主張以八珍湯為基礎,視兼證靈活調整。

易學與醫理結合

李象深諳易理,將「象數思維」融入醫學。他認為,人體氣機升降如《周易》之乾坤交泰,治病當順應自然之理。例如,治療脾胃病時,注重「脾升胃降」之機,用藥講究升清降濁,如以補中益氣湯調理中氣下陷。

臨床特色

李象臨證重視「辨證求因」,尤其擅長治療內傷雜病與虛勞證。其醫案載有以「滋陰降火」法治療陰虛發熱,或以「溫補脾腎」改善陽虛水泛,展現其辨證精準與用藥靈活之長。

李象之學術,上承經典,下啟後學,其著作與醫論至今仍為研究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重要參考。